次出體狀。所言體狀者。就中復有三種差別。一舉離相以明淨心。二舉不一不異以論法性。三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。雖復三種差別。總唯辨此淨心體狀也。
(復有三別等。是標科。總唯辨此句。是略指也。或問。何意三種差別以辨淨心體狀。答曰。淨心體狀。不可名言。諸相即是非相。故明離相。若計有相可離。則非不異。若計相即是心。又非不一。今言不一不異。即是離於一異相也。然雖離一異相。不得再計非一非異之相。須知淨心不一不異。而一亦淨心。異亦淨心。約一。即是如實空義。約異。即是如實不空義也。以此三義求之。而淨心體狀。庶可會矣。)

  • 正明淨心離相
    第一明離相者。此心即是第一義諦真如心也。自性圓融。體備大用。但是自覺聖智所知。非情量之能測也。故云言語道斷。心行處滅。不可以名名。不可以相相。何以故。心體離名相故。體既離名。即不可設名以談其體。心既絕相。即不可約相以辨其心。是以今欲論其體狀實亦難哉。唯可說其所離之相。反相滅相而自契焉。所謂此心從本已來。離一切相。平等寂滅。非有相。非無相。非非有相。非非無相。非亦有相。非亦無相。非去來今。非上中下。非彼非此。非靜非亂。非染非淨。非常非斷。非明非暗。非一非異等。一切四句法。總說。乃至非一切可說可念等法。亦非不可說不可念法。何以故。以不可說不可念。對可說可念生。非自體法故。即非淨心。是故但知所有可說可念不可說不可念等法。悉非淨心。但是淨心所現虛相。然此虛相各無自實。有即非有。非有之相。亦無可取。何以故。有本不有故。若有本不有。何有非有相耶。是故當知。淨心之體。不可以緣慮所知。不可以言說所及。何以故。以淨心之外。無一法故。若心外無法。更有誰能緣能說此心耶。是以應知所有能緣能說者。但是虛妄不實故有。考實無也。能緣既不實故。所緣何得是實耶。能緣所緣皆悉不實故。淨心既是實法。是故不以緣慮所知也。譬如眼不自見。以此眼外。更有他眼能見此眼。即有自他兩眼。心不如是。但是一如。如外無法。又復淨心不自分別。何有能分別取此心耶。而諸凡惑分別淨心者。即如癡人大張己眼。還覓己眼。復謂種種相貌是己家眼。竟不知自家眼處也。是故應知有能緣所緣者。但是己家淨心。為無始妄想所熏故。不能自知己性。即妄生分別。於己心外建立淨心之相。還以妄想取之以為淨心。考實言之。所取之相。正是識相。實非淨心也。
    (自性圓融。則不可以諸相取。體備大用。又不可以寂滅求。所離之相。謂四句百非。反相。謂即流以尋源。滅相。謂停波以得水也。眼不自見。猶有他眼能見我眼。心不自知。更無他心能知我心。以凡屬方隅形相。皆是妄想所取。即更擬一無方隅無形相者。以為淨心之相。亦是妄想所取。不過俱屬識情分別之相。決非淨心故也。餘文易知。)

  • 巧示順入方便
    問曰。淨心之體。既不可分別。如諸眾生等。云何隨順而能得入。
    答曰。若知一切妄念分別。體是淨心。但以分別不息說為背理。作此
    知已。當觀一切諸法。一切緣念。有即非有。故名隨順。久久修習。若離分別。名為得入。即是離相體證真如也。此明第一離相以辨體狀竟。
    (知一切妄念分別。體是淨心。譬如知波是水也。但以分別不息。說為背理。譬如波浪不息。說為背水之正性也。作此知已。是從名字起觀行。當觀一切諸法等。是從觀行入相似。久久修習。若離分別等。是繇相似入分真。圓頓止觀之要。盡在是矣。)

次明不一不異以辨體狀者。上來雖明淨心離一切分別心及境界之相。然此諸相。復不異淨心。何以故。此心體雖復平等。而即本具染淨二用。復以無始無明妄想熏習力故。心體染用依熏顯現。此等虛相無體。唯是淨心。故言不異。又復不一。何以故。以淨心之體。雖具染淨二用。無二性差別之相。一味平等。但依熏力所現虛相。差別不同。然此虛相有生有滅。淨心之體常無生滅。常恆不變。故言不一。此明第二不一不異以辨體狀竟。
(先明不異。則不於相外別覓淨心。如全水成波。則全波即水也。次明不一。則不計差別之相以為淨心。如波雖生滅。不可謂水有生滅也。)

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二。初明空義。二明不空義。雖云二種如來藏。秪是一體具二義耳。以其隨緣即不變故。十界染淨諸法性自非有。名為空如來藏。以其不變能隨緣故。具足染淨性相。一異難思。名不空如來藏。體實非空非不空。故能雙照空與不空。

  • 明空義
    • 正明空
      次明第三二種如來藏以辨體狀者。初明空如來藏。何故名為空耶。以此心性。雖復緣起建立生死涅槃違順等法。而復心體平等。妙絕染淨之相。非直心體自性平等。所起染淨等法。亦復性自非有。如以巾望兔。兔體是無。但加以幻力。故似兔現。所現之兔。有即非有。心亦如是。但以染淨二業。幻力所熏。故似染似淨二法現也。若以心望彼二法。法即非有。是故經言。流轉即生死。不轉是涅槃。生死及涅槃。二俱不可得。又復經言。五陰如幻。乃至大般涅槃如幻。若有法過涅槃者。我亦說彼如幻。又復經言。一切無涅槃。無有涅槃佛。無有佛涅槃。遠離覺所覺。若有若無有。是二悉俱離。此等經文。皆據心體平等。以泯染淨二用。心性既寂。是故心體空淨。以是因緣。名此心體為空如來藏。非謂空無心體也。
      (以平等心。會差別法。但有平等之體。元無差別之實。名之為空。猶大佛頂經所謂一非一切非。十界俱非。非但空也。)
    • 問答遣疑
      • 遣眾生現有疑
        問曰。諸佛體證淨心。可以心體平等。故佛亦用而常寂。說為非有。眾生既未證理。現有六道之殊。云何無耶。
        答曰。真智真照。
        尚用即常寂。說之為空。況迷闇妄見。何得不有。有即非有。
      • 遣何因迷妄疑
        問曰。既言非有。何得有此迷妄。
        答曰。既得非有而妄見有。何為不得無迷而橫起迷。空華之喻。於此宜陳。

        (無迷而橫起迷。所謂迷本無因者也。既無華而妄見有華。亦可例知。無勞而妄瞪成勞矣。)
      • 遣無明有體疑
        問曰。諸餘染法。可言非有。無明既是染因。云何無耶。
        答曰。子果二種無明。本無自體。唯以淨心為體。但因熏習因緣。故有迷用。
        以心往攝。用即非有。唯是一心。如似粟麥。本無自體。唯以微塵為體。但以種子因緣。故有粟麥之用。以塵往收。用即非有。唯是微塵。無明亦爾。有即非有。
      • 遣能薰為體疑: 
        問曰。既言熏習因緣故有迷用。應以能熏之法。即作無明之體。何為而以淨心為體。
        答曰。能熏雖能熏他令起。而即念念自滅。何
        得即作所起體耶。如似麥子。但能生果。體自爛壞。歸於微塵。豈得春時麥子。即自秋時來果也。若得爾者。劫初麥子。今仍應在。過去無明。亦復如是。但能熏起後念無明。不得自體不滅。即作後念無明也。若得爾者。無明即是常法。非念念滅。既非常故。即如燈燄。前後相因而起。體唯淨心也。是故以心收彼。有即非有。彼有非有。故名此淨心為空如來藏也。
        (能熏指過去子果二種無明。無明。指現在子果二種無明也。餘文可知。)
      • 遣因果一異疑: 
        問曰。果時無明。與妄想為一為異。子時無明。與業識為一為異。
        答曰。不一不異。何以故。以淨心不覺故動。無不覺即不動。又復
        若無無明。即無業識。又復動與不覺和合俱起。不可分別。故子時無明。與業識不異也。又不覺自是迷闇之義。過去果時無明所熏起故。即以彼果時無明為因也。動者自是變異之義。由妄想所熏起故。即以彼妄想為因也。是故子時無明。與業識不一。此是子時無明。與業識不一不異也。果時無明與妄想不一不異者。無明自是不了知義。從子時無明生。故即以彼子時無明為因。妄想自是浪生分別之義。從業識起。故即以彼業識為因。是故無明妄想不一。復以意識不了境虛。故即妄生分別。若了知虛。即不生妄執分別。又復若無無明。即無妄想。若無妄想。亦無無明。又復二法和合俱起。不可分別。是故不異。此是果時無明與妄想不一不異也。以是義故。二種無明是體。業識妄想是用。二種無明自互為因果。業識與妄想亦互為因果。若子果無明互為因者。即是因緣也。妄想與業識互為因者。亦是因緣也。若子時無明起業識者。即是增上緣也。果時無明起妄想者。亦是增上緣也。上來明空如來藏竟。
        (答中先明。不一不異義。次明體用因果及因緣增上緣義。以此諸義。惟依一心虛妄建立。有即非有。故得結成空如來藏也。子時無明與業識。先明不異。次明不一。果時無明與妄想。先明不一。次明不異。繇根本無明。得有業識之用。繇枝末無明。得有妄想之用。故以二種無明為體也。繇子時無明。得生果時無明。復繇果時無明。熏成子時無明。故二種自互為因果。名親因緣。繇業識得起妄想。復繇妄想熏成業識。故二種亦互為因果。亦名親因緣。若子時無明起業識。果時無明起妄想。但是異法相成。秪名增上緣也。)
  • 明不空義:猶大佛頂經所謂一即一切。即十界但即。非偏假也。文為二。
    • 總立諸科
      次明不空如來藏者。就中有二種差別。一明具染淨二法以明不空。二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。第一明染淨二法中。初明淨法。次明染法。初明淨法中。復有二種分別。一明具足無漏性功德法。二明具足出障淨法。
    • 隨科各釋
      • 明具染淨法
        1. 明淨法
          明具足無漏性功德法:第一具無漏性功德者。即此淨心。雖平等一味。體無差別。而復具有過恆沙數無漏性功德法。所謂自性有大智慧光明義故。真實識知義故。常樂我淨義故。如是等無量無邊性淨之法。唯是一心具有。如起信論廣明也。淨心具有此性淨法。故名不空。
          (起信論云。不覺起念見諸境界。故說無明。心性不起。即是大智慧光明義。若心有動。非真識知。非常非樂。非我非淨。心性無動。即真實識知等義。此性淨法。不約德用言也。)
          明具足出障淨法
          *明果性惟心所具:第二具出障淨德者。即此淨心。體具性淨功德。故能攝持淨業熏習之力。由熏力故。德用顯現。此義云何。以因地加行般若智業。熏於三種智性。令起用顯現。即是如來果德三種大智慧也。復以因地五波羅蜜等一切種行。熏於相好之性。令起用顯現。即是如來相好報也。然此果德之法。雖有相別。而體是一心。心體具此德故。名為不空。不就其心體義明不空也。何以故。以心體平等。非空不空故。
          *明能薰亦惟心所具:問曰。能熏淨業。為從心起。為心外別有淨法。以為能熏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能熏之法。悉是一心所作。此義云何。謂所聞教法。悉是諸佛菩薩心作。諸佛心。菩薩心。眾生心是一。故教法即不在心外也。復以此教熏心解性。性依教熏以起解用。故解復是心作也。以解熏心行性。性依解熏以起行用。故行復是心作也。以行熏心果性。性依行熏起於果德。故果復是一心作也。以此言之。一心為教。乃至一心為果。更無異法也。以是義故。心體在凡之時。本具解行果德之性。但未為諸佛真如用法所熏。故解等未顯用也。若本無解等之性者。設復熏之。德用終不顯現也。如世真金。本有器朴之性。乃至具有成器精妙之性。但未得椎鍛而加。故器朴等用不現。後加以鉗椎。朴器成器次第現也。若金本無朴器成器之性者。設使加以功力。朴用成用終難顯現。如似壓沙求油。鑽冰覓火。鍛冰為器。鑄木為瓶。永不可成者。以本無性故也。是故論言。若眾生無佛性者。設使修道。亦不成佛。以是義故。淨心之體。本具因行果德性也。依此性故。起因果之德。是故此德。唯以一心為體。一心具此淨德。故以此心為不空如來藏也。
          (能熏所熏。若果若因。無不以一心為體。心具此德。故名不空。)
        2. 明染法
          立科:次明具足染法者。就中復有二種差別。一明具足染性。二明具足染事。
          各釋
          *明具染性: 
          **正明:初明具足染性者。此心雖復平等離相。而復具足一切染法之性。能生生死。能作生死。是故經云。心性是一。云何能生種種果報。即是能生生死。又復經言。即是法身。流轉五道。說名眾生。即是能作生死也。
          (從此有彼。名之為生。舉體成彼。名之為作。如水生波。舉體作波也。)
          **釋疑: 
          ***釋性不可轉疑問曰。若心體本具染性者。即不可轉凡成聖。
          答曰。心體若惟具染性者。不可得轉凡成聖。既並具染淨二性。何為不得轉凡成聖耶。

          ***釋兩性相違疑:問曰。凡聖之用。既不得並起。染淨之性。何得雙有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一一眾生心體。一一諸佛心體。本具二性。而無差別之相。一味平等。古今不壞。但以染業熏染性故。即生死之相顯矣。淨業熏淨性故。即涅槃之用現矣。然此一一眾生心體。依熏作生死時。而不妨體有淨性之能。一一諸佛心體。依熏作涅槃時。而不妨體有染性之用。以是義故。一一眾生。一一諸佛。悉具染淨二性。法界法爾。未曾不有。但依熏力起用。先後不俱。是以染熏息故。稱曰轉凡。淨業起故。說為成聖。然其心體二性。實無成壞。是故就性說故。染淨並具。依熏論故。凡聖不俱。是以經言。清淨法中。不見一法增。即是本具性淨。非始有也。煩惱法中。不見一法滅。即是本具性染。不可滅也。然依對治因緣。清淨般若轉勝現前。即是淨業熏。故成聖也。煩惱妄想盡在於此。即是染業息。故轉凡也。
          ***釋兩業起滅疑問曰。染業無始本有。何由可滅。淨業本無。何由得起。
          答曰。得諸佛真如用義熏心故。淨業得起。淨能除染故。染業即滅。

          ***釋性不相除疑:問曰。染淨二業。皆依心性而起。還能熏心。既並依性起。何得相除。
          答曰。染業雖依心性而起。而常違心。淨業亦依心性而起。常順心也。違有滅離之義。故為淨除。順有相資之能。故能除染。法界法爾。有此相除之用。何足生疑。
          ***釋互論相違疑:問曰。心體淨性。能起淨業。還能熏心淨性。心體染性。能起染業。還能熏心染性故。乃可染業與淨性不相生相熏。說為相違。染業與染性相生相熏。應云相順。若相順者。即不可滅。若染業雖與染性相順。由與淨性相違故得滅者。亦應淨業雖與淨性相順。由與染性相違故亦可得除。若二俱有違義故。雙有滅離之義。而得存淨除染。亦應二俱有順義故。並有相資之能。復得存染廢淨。
          答曰。我立不如是。何為作此難。我言淨業順心故。心體淨性即為順本。染業違心故。心體染性即是違本。若偏論心體。即違順平等。但順本起淨。即順淨心不二之體。故有相資之能。違本起染。便違真如平等之理。故有滅離之義也。  
          ***釋本末同滅疑:問曰。違本起違末。便違不二之體。即應並有滅離之義也。何故上言法界法爾具足二性。不可破壞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違本雖起違末。但是理用。故與順一味。即不可除。違末雖依違本。但是事用。故即有別義。是故可滅。以此義故。二性不壞之義成也。
          問曰。我仍不解染用違心之義。願為說之。
          答曰。無明染法。實從心體染性而起。但以體闇故。不知自己及諸境界從心而起。亦不知淨心具足染淨二性。而無異相。一味平等。以不知如此道理故。名之為違。智慧淨法。實從心體而起。以明利故。能知己及諸法皆從心作。復知心體具足染淨二性。而無異相。一味平等。以如此稱理而知故。名之為順。如似窮子。實從父生。父實追念。但以癡故。不知己從父生。復不知父意。雖在父舍。不認其父。名之為違。復為父誘說。經歷多年。乃知己從父生。復知父意。乃認家業。受父教勅。名之為順。眾生亦爾。以無明故。不知己身及以諸法悉從心生。復遇諸佛方便教化故。隨順淨心。能證真如也。
          (違本。即染性。違末。即染事也。染性是理用。即與淨性體融一味。故不可除。染事是事用。招感生死。故須滅除。窮子。喻無明染性。父。喻本覺真心。諸佛先證我之真心。即是同體之父。方便教化令順淨心。則無明轉為智慧。即染性而成淨性。但除染事。不除染性明矣。)
          ***釋相違不薰疑問曰。既說無明染法與心相違。云何得熏心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無明染法。無別有體。故不離
          淨心。以不離淨心故。雖復相違。而得相熏。如木出火炎。炎違木體而上騰。以無別體。不離木故。還燒於木。後復不得聞斯譬喻。便起燈爐之執也。此明心體具足染性。名為不空也。
          (木喻淨心。炎喻無明染法。燒木喻還熏淨心。借喻本欲明理。執喻。便成戲論。故誡令不得起執。謂燈爐出火。何故不燒燈爐。)
          *明具染事次明心體具足染事者。即彼染性。為染業熏故。成無明住地。及一切染法種子。依此種子。現種種果報。此無明及與業果。即是染事也。然此無明住地及以種子果報等。雖有相別顯現。說之為事。而悉一心為體。悉不在心外。以是義故。復以此心為不空也。譬如明鏡所現色像。無別有體。唯是一鏡。而復不妨萬像區分不同。不同之狀。皆在鏡中顯現。故名不空鏡也。是以起信論言。因熏習鏡。謂如實不空。一切世間境界。悉於中現。不出不入。不失不壞。常住一心。以一切法。即真實性故。以此驗之。具足世間染法。亦是不空如來藏也。上來明具足染淨二法以明不空義竟。
      • 明藏體一異
        1. 立科次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義。就中復有六種差別。一明圓融無礙法界法門。二明因果法身名別之義。三明真體在障出障之理。四明事用相攝之相。五明治惑受報不同之義。六明共不共相識。
          (圓融無礙。謂一不礙異。異不礙一。非一非異。而異而一。乃如來藏真實法性也。約一而異。故因果二種法身名別。約異而一。故真體在障出障理同。然事理互相融攝。
          尚為易解。以事攝事。尤為難知。故須以巧便示之。既知法界無礙。須明治惑受報不同之致。乃不執性廢修。既知凡聖同而復異。須知共相不共相識。夫然後纖疑畢盡。而常同常異。法界法門。罄無餘蘊矣。)
        2. 詳釋
          明圓融無礙法界法門
          *直明法界體一:問曰。不空如來藏者。為一一眾生各有一如來藏。為一切眾生一切諸佛。唯共一如來藏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唯共一如來藏也。
          (空與不空。其體無二。今欲辨法界非一非異。即異即一。圓融無礙之理。故約不空藏為問也。佛及眾生。尚祇一如來藏。豈令空與不空。反有二耶。惟一藏體。一切生佛各得其全。是故佛圓融。生亦圓融。佛無礙。生亦無礙。淨性與染性圓融無礙。淨事與染事亦圓融無礙。淨性與淨事。染性與染事。圓融無礙。淨性與染事。染性與淨事。亦圓融無礙。以要言之。一一佛。一一生。一一淨性。一一淨事。一一染性。一一染事。無非如來藏之全體大用。非分如來藏以為染淨性事。亦不因一一染淨性事。遂成多多如來藏也。帝網之珠。僅可為片喻而已。)
          *具明染淨性事二: 
          **標章: 問曰。所言藏體具包染淨者。為俱時具。為始終具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所言如來藏具染淨者。有其二種。一者性染性淨。二者事染事淨。如上已明也。若據性染性淨。即無始以來俱時具有。若據事染事淨。即有二種差別。一者一一時中俱有染淨二事。二者始終方具淨染二事。
          **釋示:  
          ***釋性染性淨俱時具有: 此義云何。謂如來藏體。具足一切眾生之性。各各差別不同。即是無差別之差別也。然此一一眾生性中。從本已來。復具無量無邊之性。所謂六道四生。苦樂好醜。壽命形量。愚癡智慧等。一切世間染法。及三乘因果等。一切出世淨法。如是等無量差別法性。一一眾生性中。悉具不少也。以是義故。如來之藏。從本已來。俱時具有染淨二性。以其染性故。能現一切眾生等染事。故以此藏為在障本住法身。亦名佛性。復具淨性故。能現一切諸佛等淨德。故以此藏為出障法身。亦名性淨法身。亦名性淨涅槃也。
          (如來藏具足一切眾生之性。而一一眾生皆以如來藏之全體為性。非是藏性之少分故。故仍具足一切十界染淨法性也。具染仍名本住法身。亦名佛性者。欲令眾生標心於極果故。若就法性之義論之。亦得名無明性生死性等。)
          ***釋事染事淨有二差別:  
          ****一時俱具:然諸一一眾生。無始已來。雖復各各具足染淨二性。但以造業不同故。熏種子性。成種子用。亦即有別。種子用別故。一時之中受報不同。所謂有成佛者。有成二乘果者。有入三塗者。有生天人中者。復於一一趣中。無量差別不同。以此論之。如來藏心之內。俱時得具染淨二事。如一時中。一切時中。亦復如是也。
          (此總約一切眾生元無二性。故一時具足染淨二事也。)
          ****始終方具:然此一一凡聖。雖於一時之中。受報各別。但因緣之法無定。故一一凡聖無始以來。具經諸趣。無數迴返。後遇善友。教修出離。學三乘行。及得道果。以此論之。一一眾生。始終乃具染淨二事。何以故。以一眾生受地獄身時。無餘趣報。受天報時。亦無餘趣報。受一一趣中一一身時。亦無餘身報。又受世間報時。不得有出世果。受出世果時。無世間
          報。以是義故。一眾生不得俱時具染淨二事。始終方具二事也。一切眾生亦如是。是故如來之藏。有始終方具染淨二事之義也。
          (此別約一一眾生迷本藏性。幻起染淨二事。繇情執故。不得言一時俱具也。)
          *正明無礙圓融:  
          **法說: 
          ***明無差而差之理: 問曰。如來之藏。具如是等無量法性之時。為有差別。為無差別。
          答曰。藏體平等。實無差別。即是空如來藏。然此藏體。復有不可思議用故。具足一切法性。有其差別。即是不空如來藏。此蓋無差別之差別也。此義云何。謂非如泥團具眾微塵也。何以故。泥團是假。微塵是實。故一一微塵。各有別質。但以和合成一團泥。此泥團即具多塵之別。如來之藏。即不如是。何以故。以如來藏是真實法。圓融無二故。
          (答中先明正義。次以喻反顯。約平等名空。約差別名不空。體實非空不空。雙照空與不空者也。但會用歸體。則差即無差。而體亦不名無差。以用非體外故。全體起用。則無差而差。而用亦不名差。以體非用外故。此義云何下。恐人以泥團喻藏性。以眾塵喻諸法。設爾。則諸法反為實有。藏性。反是假成。豈其然哉。言泥團是假。微塵是實者。乃隨情說假實耳。若隨智說。則泥團眾塵。並皆無性。一切惟心。既一切惟心。則微塵之藏性不少。泥團之藏性不多。一一皆是圓融無礙之真實法性矣。)
          ***明全理成事:是故如來之藏。全體是一眾生一毛孔性。全體是一眾生一切毛孔性。如毛孔性。其餘一切所有世間一一法性。亦復如是。如一眾生世間法性。一切眾生所有世間一一法性。一切諸佛所有出世間一一法性。亦復如是。是如來藏全體也。
          (此明如來藏不變隨緣。作一切世出世法時。乃至一毛孔性。皆是舉全體而成之。非是少分藏性。以藏性真實圓融。不可割裂。非有分劑故也。 )
          ***明全事攝:是故舉一眾生一毛孔性。即攝一切眾生所有世間法性。及攝一切諸佛所有出世間法性。如舉一毛孔性即攝一切法性。舉其餘一切世間一一法性。亦復如是。即攝一切法性。如舉世間一一法性。即攝一切法性。舉一切出世間所有一一法性。亦復如是。即攝一切法性。
          (此明一切法。隨緣不變。全事即理。無有一毛孔許而非藏性全體。既是藏性全體。即是一切世出世法性之全體。以無事外之理故也。)  
          ***明全事攝又復如舉一毛孔事。即攝一切世出世事。如舉一毛孔事即攝一切事。舉其餘世間出世間中一切所有。隨一一事。亦復如是。即攝一切世出世事。何以故。謂以一切世間出世間事。即以彼世間出世間性為體故。是故世間出世間性。體融相攝故。世間出世間事。亦即圓融相攝無礙也。
          (此明隨一一事。既全攬藏性之理。必盡攝藏性所具世出世間之事。以既無事外之理。尤必無理外之事故也。以一事遍攝法界之事。是名事事無礙法界。)

          ***結成差即無差:是故經言。心佛及眾生。是三無差別。
          (前云藏體具足一切法性。即是無差別之差別。今隨舉一毛孔事。即具世出世事。則一一毛孔。皆是藏性全體大用。當知差別即無差別矣。是故心則具佛法及眾生法。佛則具心法及眾生法。眾生則具心法及與佛法。俱是能具。俱是所具。俱是能造。俱是所造。不可謂心但是能具能造。佛及眾生但是所具所造也。
          **喻說: 
          ***喻無差而差之理:譬如明鏡。體具一切像性。各各差別不同。即是無差別之差別也。若此鏡體。本無像性差別之義者。設有眾色來對。像終不現。如彼熾火雖復明淨。不能現像者。以其本無像性也。既見鏡能現像。定知本具像性。以是義故。此一明鏡。於一時中。俱能現於一切淨穢等像。而復淨像不妨於穢。穢像不妨於淨。無障無礙。淨穢用別。雖然有此像性像相之別。而復圓融不異。唯是一鏡。
          (明鏡中像性像相。元無差別。以喻空如來藏體。具像性。能現像相。以喻不空如來藏也。餘可知。) 
          ***喻全理成事:何以故。謂以此鏡全體是一毛孔像性故。全體是一切毛孔像性故。如毛孔像性。其餘一一微細像性。一一麤大像性。一淨像性。一穢像性等。亦復如是。是鏡全體也。
          (若非鏡之全體。不能現於一毛。故隨現一毛。皆即鏡之全體功能。非少分鏡體也。) 
          ***喻全事攝:是故若舉一毛孔像性。即攝其餘一切像性。如舉一毛孔像性。即攝一切像性。舉其餘一一像性。亦復如是。即攝一切像性也。
          (既一一毛孔。皆舉鏡之全體所現。則以鏡之全體為性。既以鏡之全體為性。則以能現一切群像之性為性矣。 ) 
          ***喻全事攝:又若舉一毛孔像相。即攝一切像相。如舉一毛孔像相。即攝一切像相。舉其餘一一像相。亦復如是。即攝一切像相。何以故。以一切像相。即以彼像性為體故。是故一切像性。體融相攝。故一切像相。亦即相融相攝也。
          (像相別無自體。即以鏡性而成其相。鏡性本具一切像相。則此全攬鏡性所成之一毛像相。安得不全攝一切像相哉。) 
          ***結顯差即無差以是譬故。一切諸佛。一切眾生。同一淨心如來之藏。不相妨礙。即應可信。
          (如一一像。各攬全鏡之性。各攝群像之相。則一切諸佛。一切眾生。各攬全體如來藏性。各具法界差別之事。復何疑哉。)

          **引證: 
          ***引雜華:是故經言。譬如明淨鏡。隨對面像現。各各不相知。業性亦如是。此義云何。謂明淨鏡者。即喻淨心體也。隨對者。即喻淨心體具一切法性。故能受一切熏習。隨其熏別。現報不同也。面者。即喻染淨二業也。像現者。即喻心體染淨二性。依熏力故。現染淨二報也。各各不相知者。即喻淨心與業果報。各不相知也。業者。染淨二業合上面也。性者。即是真心染淨二性。合上明鏡具一切像性也。亦如是者。總結成此義也。又復長行問云。心性是一者。此據法性體融。說為一也。云何能生種種果報者。謂不解無差別之差別。故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也。
          (此偈出華嚴經。先引偈。次釋。復引長行證成。文並可知。) 
          ***引起信:此修多羅中喻意。偏明心性能生世間果報。今即通明能生世出世果。亦無所妨也。是故論云。三者用大。能生世間出世間善惡因果故。以此義故。一切凡聖一心為體。決定不疑也。
          (先牒華嚴喻意。但說能生世間果報。然實藏性具生世出世果。故再引起信以證成之。)  
          ***引契經: 又復經言。一切諸佛法身。唯是一法身者。此即證知一切諸佛。同一真心為體。以一切諸佛法身是一故。一切眾生及與諸佛。即同一法身也。何以故。修多羅為證故。所證云何。謂即此法身流轉五道。說名眾生。反流盡源。說名為佛。以是義故。一切眾生。一切諸佛。唯共一清淨心如來之藏平等法身也。此明第一圓融無礙法界法門竟。
          (既言一切諸佛。唯一法身。又言法身流轉。說名眾生。則眾生與佛。決非二體明矣。不二而二。生佛宛然。二而不二。互融互攝。故名圓融無礙法界法門。)
          明因果法身名別之義: 
          *正明:  
          **標章:次明第二因果法身名別之義。問曰。既言法身唯一。何故上言眾生本住法身。及云諸佛法身耶。答曰。此有二義。一者以事約體。說此二名。二者約事辨性。以性約體。說此二名。
          (事者。十界染淨之事。體者。如來藏也。藏體無別。但以染淨之事皆從藏體而起。故約事以名體。即有因法身果法身之別也。性者。十界染淨之性。藏體既能成染淨事。便可驗知。具染淨性。故云約事辨性。體實非染非淨。但以染淨之性。皆即藏體所具。故約性以名體。亦有因法身果法身之別也。約事即約事造三千。約性即約理具三千。事理兩重三千。同居一念。故知二種法身義別。總一如來藏心。) 
          **解釋: 
          ***釋約事:所言以事約體。說二法身名者。然法身雖一。但所現之相凡聖不同。故以事約體。說言諸佛法身眾生法身之異。然其心體平等。實無殊二也。若復以此無二之體。收彼所現之事者。彼事亦即平等。凡聖一味也。譬如一明鏡。能現一切色像。若以像約鏡。即云人像體鏡。馬像體鏡。即有眾鏡之名。若廢像論鏡。其唯一焉。若復以此無二之鏡體。收彼人馬之異像者。人馬之像。亦即同體無二也。淨心如鏡。凡聖如像。類此可知。以是義故。常同常別。法界法門。以常同故論云。平等真法界。佛不度眾生。以常別故經云。而常修淨土。教化諸眾生。此明約事辨體也。
          (文中先正明。次立喻。三法合。正明中。先不二而二。次二而不二。喻合可知。 )
          ***釋約性:所言約事辨性以性約體。說有凡聖法身之異名者。所謂以此真心能現淨德故。即知真心本具淨性也。復以真心能現染事故。即知真心本具染性也。以本具染性故。說名眾生法身。以本具淨性故。說名諸佛法身。以此義故。有凡聖法身之異名。若廢二性之能以論心體者。即非染非淨。非聖非凡。非一非異。非靜非亂。圓融平等。不可名目。但以無異相故。稱之為一。復是諸法之實。故名為心。復為一切法所依止故。名平等法身。依此平等法身有染淨性故。得論凡聖法身之異。然實無有別體。為凡聖二種法身也。是故道一切凡聖。同一法身。亦無所妨。何以故。以依平等義故。道一一凡。一一聖。各別法身。亦無所失。何以故。以依性別義故。
          (文中以此真心能現等。正約事以辨性也。以本具染淨性等。乃以性而約體也。若廢二性之能等。融拂凡聖二性。明其無二體也。是故道一切凡聖等。明其圓融無礙。不妨說同說別也。) 
          *釋疑: 
          **釋習性疑:問曰。如來之藏體具染淨二性者。為是習以成性。為是不改之性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此是理體。用不改之性。非習成之性也。故云佛性大王。非造作法。焉可習成也。佛性即是淨性。既不可造作故。染性與彼同體。是法界法爾。亦不可習成。
          (性有二義。一者始終不改義。二者熏習成種義。今約理體之用名之為性。非約習成也。佛性名為大王者。以具自在統攝之全能故。)
            

          **釋有性疑:問曰。若如來藏體具染性。能生生死者。應言佛性之中有眾生。不應言眾生身中有佛性。
          答曰。若言如來藏體具染性能生生死者。此明法性能生諸法之義。若言眾生身中有佛性者。此明體為相隱之語。如說一切色法。依空而起。悉在空內。復言一切色中。悉有虛空。空喻真性。色喻眾生。類此可知。以是義故。如來藏性能生生死。眾生身中悉有佛性。義不相妨。

          **釋立名疑:問曰。真如出障。既名性淨涅槃。真如在障。應名性染生死。何得稱為佛性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在纏之實。雖體具染性故。能建生死之用。而即體具淨性故。畢竟有出障之能。故稱佛性。若據真體具足染淨二性之義者。莫問在障出障。俱得稱為性淨涅槃。並合名性染生死。但名涉事染。化儀有濫。是故在障出障。俱匿性染之義也。又復事染生死。唯多熱惱。事淨涅槃。偏足清凉。是以單彰性淨涅槃。為欲起彼事淨之泥洹。便隱性染輪迴。冀得廢斯事染之生死。若孤題性染。惑者便則無羨於真源。故偏導清升。愚子遂乃有欣於實際。是故在障出障。法身俱隱性染之名。有垢無垢。真如並彰性淨之號。此明第二因果法身名別之義竟。
          (若論法性平等。名字性空。不惟在障可名性染生死。縱令出障亦可名性染生死也。但以稱為佛性。可引物情。名為染性。徒增惑結。喻如荀卿性惡之論。無益斯民。孟軻性善之稱。有裨世道多矣。)
             
          明真體在障出障之理:  
          *正明:  
          **明體性本融:次明第三在障出障之義。問曰。既言真如法身。平等無二。何得論在障出障。有垢無垢之異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若論心體平等。實無障與不障。不論垢與不垢。若就染淨二性。亦復體融一味。不相妨礙。
             

          **明約用差別:但就染性依熏起故。有障垢之名。此義云何。謂以染業熏於真心。違性故。性依熏力。起種種染用。以此染用。違隱真如順用之照性。故即說此違用之暗以為能障。亦名為垢。此之垢用。不離真體故。所以即名真如心為在障法身。亦名為有垢真如。若以淨業熏於真心。順性故。性依熏力。起種種淨用。能除染用之垢。以此淨用。順顯真心體照之明性。故即說此順用之照。以為圓覺大智。亦即名大淨波羅蜜。然此淨用不離真體故。所以即名真心為出障法身。亦名無垢真如。以是義故。若總據一切凡聖以論出障在障之義。即真如法身於一時中。並具在障出障二用。若別據一一凡聖以論在障出障之義。即真如法身始終方具在障出障二事也。  
          **明用不違體:然此有垢無垢在障出障之別。但約於染淨之用說也。非是真心之體。有此垢與不垢。障與不障。
          (用分染淨。而體自平等。是故染亦不名垢障。淨亦不名不垢不障也。初正明竟。)
            
          *釋疑:問曰。違用既論為垢障。違性應說為礙染。
          答曰。具是障性垢性。亦得名為性障性垢。此蓋平等之差別。圓融之能所。然即唯一真心。勿謂相礙不融也。
          問曰。既言有平等之差別能所。亦應有自體在障出障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亦得有此義。謂據染性而說。無一淨性而非染。即是自體為能障。自體為所障。自體為在障。就淨性而論。無一染性而非淨。即是自體為能除。自體為所除。自體為出障。是故染以淨為體。淨以染為體。染是淨。淨是染。一味平等。無有差別之相。此是法界法門。常同常別之義。不得聞言平等。便謂無有差別。不得聞言差別。便謂乖於平等也。此明第三在障出障之義竟。
          (初一番問答。許其性障性垢之名。而無相礙不融之義。以惟一真心故。次一番問答。許其自體在障出障之義。而無平等差別互乖之情。以常同常別故。) 

          明事用相攝之相:  
          *以理曲明:  
          **正明相攝   
          ***相攝:次明第四事用相攝之相。問曰。體相染淨。既得如此圓融。可解少分。但上言事法染淨。亦得無礙相攝。其相云何。
          答曰。若偏就分別妄執之事。即一向不融。若據心性緣起依持之用。即可得相攝。所謂一切眾生。悉於一佛身中起業招報。一切諸佛。復在一眾生毛孔中修行成道。此即凡聖多少以相攝。若十方世界。內纖塵而不迮。三世時劫。入促念而能容。此即長短大小相收。是故經云。一一塵中。顯現十方一切佛土。又云。三世一切劫。解之即一念。即其事也。又復經言。過去是未來。未來是現在。此是三世以相攝。其餘淨穢好醜。高下彼此。明暗一異。靜亂有無等。一切對法。及不對法。悉得相攝者。蓋由相無自實。起必依心。心體既融。相亦無礙也。
          (第一章中。具明性染性淨。事染事淨。及全理成事。全事攝理。全事攝事。圓融無礙法界法門。但理事互攝。猶可依通。以事攝事。誠難思議。故躡前而起問也。答中先拂妄情所執。次以緣起依持之用而融攝之。蓋既全心起相。全相即心。安得不一相即一切相耶。) 
          ***相即:問曰。我今一念。即與三世等耶。所見一塵。即共十方齊乎。
          答曰。非但一念與三世等。亦可一念即是三世時劫。非但一塵共十方齊。亦可一塵即是十方世界。何以故。以一切法唯一心故。是以別無自別。別是一心。心具眾用。一心是別。常同常異。法界法爾。
          (以別是一心。故常同。以一心是別。故常異。常同。故言相即。常異。故言相攝。同異俱不思議。相攝相即豈復有二體哉。初正明相攝竟。)  
          **兼破餘疑  
          ***破凡聖不同疑:問曰。此之相攝。既理實不虛。故聖人即能以自攝他。以大為小。促長演短。合多離一。何故凡夫不得如此。
          答曰。凡聖理實同爾圓融。但聖人稱理施作。所以皆成。凡夫情執乖理。是故不得。  
          ***破聖無別相疑:問曰。聖人得理。便應不見別相。何得以彼小事以包納大法。
          答曰。若據第一義諦。真如平等。實無差別。不妨即寂緣起。世諦不壞而有相別。
          (此明聖人既悟第一義諦。不壞世諦。不同凡夫二諦俱迷。)
          ***破世諦差別疑:問曰。若約真諦本無眾相。故不論攝與不攝。若據世諦彼此差別。故不可大小相收。
          答曰。若二諦一向異體。可如來難。今既以體作用。名為世諦。用全是體。名為真諦。寧不相攝。  
          ***破世諦攝事疑:問曰。體用無二。只可二諦相攝。何得世諦還攝世事。
          答曰。今云體用無二者。非如攬眾塵之別用。成泥團之一體。但以世諦之中。一一事相。即是真諦全體。故云體用無二。以是義故。若真諦攝世諦中一切事相得盡。即世諦中一一事相。亦攝世諦中一切事相皆盡。如上已具明此道理竟。不須更致餘詰。 
          ***破濫同神我疑:問曰。若言世諦之中一一事相。即是真諦全體者。此則真心遍一切處。與彼外道所計神我遍一切處。義有何異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外道所計。心外有法。大小遠近。三世六道。歷然是實。但以神我微妙廣大。故遍一切處。猶如虛空。此即見有實事之相異神我。神我之相異實事也。設使即事計我。我與事一。但彼執事為實。彼此不融。佛法之內。即不如是。知一切法。悉是心作。但以心性緣起。不無相別。雖復相別。其唯一心為體。以體為用。故言實際無處不至。非謂心外有其實事。心遍在中。名為至也。
          (外道神我之計。復有二別。一者計異物是我。二者計即物是我。雖有二計。總不達一切惟心。心外無物。故與大乘法門不同。初以理曲明竟。)
          *以事巧示: 
          **許示:此事用相攝之義難知。我今方便。令汝得解。汝用我語不。外人曰。善哉受教。
          (事事無礙法界。不離眾生日用之間。迷者不覺。高推聖境。故今更就事以巧示之也。)
            
          **正示  
          ***示大小相攝相即:沙門曰。汝當閉目。憶想身上一小毛孔。即能見不。外人憶想一小毛孔已。報曰。我已了了見也。沙門曰。汝當閉目憶想作一大城。廣數十里。即能見不。外人想作城已。報曰。我於心中了了見也。沙門曰。毛孔與城。大小異不。外人曰。異。沙門曰。向者毛孔與城。但是心作不。外人曰。是心作。沙門曰。汝心有小大耶。外人曰。心無形相。焉可見有大小。沙門曰。汝想作毛孔時。為減小許心作。為全用一心作耶。外人曰。心無形段。焉可減小許用之。是故我全用一念想作毛孔也。沙門曰。汝想作大城時。為只用自家一心作。為更別得他人心神共作耶。外人曰。唯用自心作城。更無他人心也。沙門曰。然則一心全體。唯作一小毛孔。復全體能作大城。心既是一。無大小故。毛孔與城。俱全用一心為體。當知毛孔與城。體融平等也。以是義故。舉小收大。無大而非小。舉大攝小。無小而非大。無小而非大。故大入小而大不滅。無大而非小。故小容大而小不增。是以小無異增。故芥子舊質不改。大無異減。故須彌大相如故。此即據緣起之義也。若以心體平等之義望彼。即大小之相。本來非有。不生不滅。唯一真心也。
          (全舉心體而成一毛孔。全舉心體而成一大城。此不變隨緣之用也。大亦唯心。大無大相。小亦唯心。小無小相。大小生時心不生。大小滅時心不滅。心既不生不滅。則唯心之大小全體即心。故亦即不生不滅。此隨緣不變之體也。既全體起用。全用即體。寧不全用攝一切用耶。) 
          ***示時劫相攝相即:我今又問汝。汝嘗夢不。外人曰。我嘗有夢。沙門曰。汝曾夢見經歷十年五歲時節事不。外人曰。我實曾見歷涉多年。或經旬月時節。亦有晝夜。與覺無異。沙門曰。汝若覺已。自知睡經幾時。外人曰。我既覺已。借問他人。言我睡始經食頃。沙門曰。奇哉。於一食之頃。而見多年之事。以是義故。據覺論夢。夢裏長時。便則不實。據夢論覺。覺時食頃。亦則為虛。若覺夢據情論。即長短各論。各謂為實。一向不融。若覺夢據理論。即長短相攝。長時是短。短時是長。而不妨長短相別。若以一心望彼。則長短俱無。本來平等一心也。正以心體平等。非長非短故。心性所起長短之相。即無長短之實。故得相攝。若此長時自有長體。短時自有短體。非是一心起作者。即不得長短相攝。又雖同一心為體。若長時則全用一心而作。短時即減少許心作者。亦不得長短相攝。正以一心全體復作短時。全體復作長時。故得相攝也。是故聖人依平等義故。即不見三世時節長短之相。依緣起義故。即知短時長時體融相攝。又復聖人善知緣起之法。唯虛無實。悉是心作。是心作故。用心想彼七日以為一劫。但以一切法。本來皆從心作。故一劫之相。隨心即成。七日之相。隨心即謝。演短既爾。促長亦然。若凡夫之輩。於此緣起法上。妄執為實。是故不知長短相攝。亦不能演短促長也。此明第四事用相攝之相竟。
          (唯心之長。可以作唯心之短。唯心之短。可以作唯心之長。故得相攝。長亦唯心。長無長相。短亦唯心。短無短相。故得相即也。餘例上可解。)  
          明治惑受報不同之義:  
          *正明:  
          **明治惑不同
          次明第五治惑受報同異所由。問曰。如來之藏既具一切世法出世法。種子之性及果報性。若眾生修對治道。熏彼對治種子性。分分成對治種子事用時。何故彼先所有惑染種子事。即分分滅也。即能治所治種子。皆依性起。即應不可一成一壞。
          答曰。法界法爾。所治之法。為能治之所滅也。
          問曰。所治之事。即為能治之事所滅者。所治之性。亦應為能治之性所滅。
          答曰。不然。如上已說事法有成有敗。故此生彼滅。性義無始並具。又復體融無二。故不可一滅一存也。是故眾生。未修治道之前。雙有能治所治之性。但所治染法之性。依熏起用。能治淨法之性。未有熏力。故無用也。若修治道之後。亦並具能治所治之性。但能治之性。依熏力故。分分起於淨用。所治之性。無所熏力。被對治故。染用分分損減。是故經言。但治其病。而不除法。法者。法界法爾。即是能治所治之性。病即是所治之事。
          **明受報不同
          問曰。能治所治可爾。其未修對治者。即無始已來。具有一切故業種子。此種子中。即應備有六道之業。又復一一眾生。各各本具六道果報之性。何不依彼無始六道種子。令一眾生。俱時受六道身耶。
          答曰。不得。何以故。以法界法爾故。但可具有無始六道種子在於心中。隨一道種子偏彊偏熟者。先受果報。隨是一報之中。不妨自雜受苦樂之事。要不得令一眾生俱受六道之身。後若作菩薩自在用時。以悲願力故。用彼故業種子。一時於六道中受無量身教化眾生也。
          *釋疑: 
          **釋凡聖同時受報疑
          問曰。據一眾生。即以一心為體。心體之中。實具六道果報之性。復有無始六道種子。而不得令一眾生。一時之中俱受六道之報者。一切諸佛。一切眾生。亦同以一心為體故。雖各各自具六道果報之性。及六道種子。亦應一切凡聖。次第先後受報。不應一時之中有眾多凡聖。
          答曰。不由以一心為體故。要不得受眾多身。亦不由以一心為體故。要須一時受眾多身。但法界法爾。若總據一切凡聖。雖同一心為體。即不妨一時俱有一切凡聖。若別據一眾生。雖亦一心為體。即不得一時俱受六道報也。若如來藏中。唯具先後受報之法。不具一時受報之法者。何名法界法爾具一切法耶。
          **釋凡聖同時治惑疑
          問曰。上言據一眾生。即以一心為體。心體雖具染淨二性。而淨事起時。能除染事者。一切諸佛。一切眾生。既同以一心為體。亦應由佛是淨事故。能治餘眾生染事。若爾者。一切眾生自然成佛。即不須自修因行。
          答曰。不由以一心為體故。染淨二事相除。亦不由以一心為體故。染淨二法不得相除。亦不由別心為體故。凡聖二事不得相除。但法界法爾。一切凡聖。雖同一心為體而不相滅。若別據一眾生。雖亦一心為體。即染淨二事相除也。如來之藏。唯有染淨相除之法。無染淨不相除法者。何名法界法爾具一切法。
          *破執
          **破正計:  
          ***起計:問曰。向者兩番都言法界法爾。實自難信。如我意者所解。謂一一凡聖。各自別有淨心為體。何以故。以各各一心為體故。不得於一心中俱現多身。所以一一凡聖。不俱受無量身。又復各各依心起用故。不妨俱時有眾多凡聖。此義即便。又復一一眾生。各以別心為體故。一一心中。不容染淨二法。是故能治之法熏心時。自己惑滅。以與他人別心故。不妨他惑不滅。此義亦便。何為辛苦堅成。一切凡聖同一心耶。 
          ***破斥: 
          ****約共相法身直破:答曰。癡人。若一切凡聖不同一真心為體者。即無共相平等法身。是故經言。由共相身故。一切諸佛畢竟不成佛也。  
          ****引事例破: 
          *****引多身無二心為例:汝言一一凡聖。各各別心為體。故於一心中。不得俱現多身。是故一眾生。不俱受無量身者。如法華中所明。無量分身釋迦俱現於世。亦應不得以一法身為體。若彼一切釋迦。唯以一心為法身者。汝云何言一心不得俱現多身耶。若一心既得俱現多身者。何為汝意欲使一一凡聖各別一心為體故。方得俱時有凡聖耶。又復經言。一切諸佛身。唯是一法身。若諸眾生法身。不反流盡源即是佛法身者。可言一切眾生在凡之時。各各別有法身。既眾生法身。即是諸佛法身。諸佛法身既只是一。何為一一凡聖。各各別有真心為法身耶。又復善財童子。自見遍十方佛前悉有己身。爾時豈有多心為體
          耶。又復一人夢中。一時見無數人。豈可有無數心。與彼夢裏諸人為體耶。又復菩薩以悲願力。用故業受生之時。一念俱受無量種身。豈有多淨心為體耶。  
          *****引染淨無二心為例:又復汝言。一一凡聖。各以一心為體。一心之中不得容於染淨二法故。所以能治之法熏心時。自己惑滅。以與他別心故。不妨他惑不滅。此義為便者。一人初修治道時。此人惑染心。悉應滅盡。何以故。以一心之內不容染淨二法故。若此人淨法熏心。心中有淨法時。仍有染法者。此人應有二心。何以故。以他人與我別心故。我修智時。他惑不滅。我今修智。自惑亦復未滅。定知須有二心。若使此人唯有一心。而得俱有染淨二法者。汝云何言以一心之內。不容染淨二法。故淨生染滅耶。是故諸大菩薩。留隨眠惑在於心中。復修福智淨法熏心。而不相妨。又復隨眠之惑。與對治之智同時而不相礙。何為一心之內不得容染淨二法耶。以是義故。如來之藏。一時具包一切凡聖。無所妨礙也。
          **破轉計: 
          ***轉計問曰。既引如此道理。得以一心為體。不妨一時有多凡聖者。何為一眾生不俱受六道報耶。又復修行之人。一心之中俱有解惑種子不相妨者。有何道理。得以智斷惑耶。
          (初領一心。具包眾多凡聖。仍轉計一人俱受雜報。次領一心。具包解惑種子。遂轉疑智不斷惑也。)
          ***破斥:  
          ****正破:答曰。蠓蟲。如上已言。法界法爾。一心之中具有一切凡聖。法界法爾。一一凡聖。各各先後隨自種子彊者受報。不得一人俱受六道之身。法界法爾。一心之中。一時具有凡聖。不相除滅。法界法爾。一切凡聖雖同一心。不妨一一凡聖各自修智。自斷其惑。法界法爾。智慧分起。能分除惑。智慧滿足。除惑皆盡。不由一心之內。不容染淨。故斷惑也。法界法爾。惑未盡時。解惑同體。不由別有心故。雙有解惑。
          (上文已曲明之。故但牒上義而為破斥也。)  
          ****結成:是故但知真心能與一切凡聖為體。心體具一切法性。如即時世間出世間事得成立者。皆由心性有此道理也。若無道理者。終不可成。如外道修行不得解脫者。由不與心性解脫道理相應也。法界法爾。行與心性相應。所作得成。行若不與心性相應。既所為不成就。此明第五治惑。受報不同所由竟。 
          明共不共相識:  
          *總明:次明第六共相不共相識。問曰。一切凡聖。既唯一心為體。何為有相見者。有不相見者。有同受用者。有不同受用者。
          答曰。所言一切凡聖。唯以一心為體者。此心就體相論之。有其二種。一者真如平等心。此是體也。即是一切凡聖平等共相法身。二者阿梨耶識。即是相也。就此阿梨耶識中。復有二種。一者清淨分依他性。亦名清淨和合識。即是一切聖人體也。二者染濁分依他性。亦名染濁和合識。即是一切眾生體也。此二種依他性雖有用別。而體融一味。唯是一真如平等心也。以此二種依他性。體同無二故。就中即合有二事別。一者共相識。二者不共相識。何故有耶。以真如體中。具此共相識性。不共相識性故。一切凡聖。造同業熏此共相性故。即成共相識也。若一一凡聖。各各別造別業。熏此不共相性故。即成不共相識也。
          (真如平等心體。即所謂一心真如門也。乃全相之體。非於阿黎耶識相外別有體也。阿黎耶識相。即所謂一心生滅門也。乃全體之相。非於真如平等心體外別有相也。清淨分依他性。即所謂生滅門中覺義也。染濁分依他性。即所謂生滅門中不覺義也。覺與不覺。用雖有別。而惟以一心為體。譬如澄水波瀾。同一濕性。約凡聖有體同之義。即為共相識性。約染淨有相別之義。即為不共相識性。繇有此二相識性。故隨熏成二相識也。)  
          *別解: 
          **解共相識
          何者。所謂外諸法。五塵器世界等。一切凡聖同受用者。是共相識相也。如一切眾生。同修無量壽業者。皆悉熏於真心共相之性。性依熏起。顯現淨土。故得凡聖同受用也。如淨土由共業成。其餘雜穢等土。亦復如是。然此同用之土。唯是心相。故言共相識。又此同用之土。雖一切凡聖。共業所起。而不妨一一眾生。一一聖人。一身造業。即能獨感此土。是故無量眾生。餘處託生不增。此土常存不缺。又雖一一凡聖。皆有獨感此土之業。而不相妨。唯是一土。是故無量眾生新生。而舊土之相更無改增。唯除其時。一切眾生同業轉勝。土即變異。同業轉惡。土亦改變。若不爾者。即土常一定也。 
          **解不共相識
          所言不共相者。謂一一凡聖。內身別報是也。以一一凡聖。造業不同。熏於真心。真心不共之性。依熏所起。顯現別報。各各不同。自他兩別也。然此不同之報。唯是心相。故言不共相識。 
          **解共中不共
          就共相中。復有不共相識義。謂如餓鬼等。與人同造共業故。同得器世界報。及遙見恆河。即是共相故。復以彼等。別業尤重為障故。至彼河邊。但見種種別事。不得水飲。即是共中不共也。復據彼同類。同造餓業故。同於恆河之上。不得水飲。復是共相之義。於中復所見不同。或見流光。或見枯竭。或見膿血等。無量差別。復是共中不共。若如是顯現之時。隨有同見同用者即名為共相識。不同見聞不同受用者。即是共不共相識。隨義分別。一切眾生。悉皆如是可知也。
          **解不共中共
          就不共相中。復有共義。謂眷屬知識。乃至時頃同處同語同知同解。或暫相見。若怨若親。及與中人。相識及不相識。乃至畜生天道。互相見知者。皆由過去造相見知等業。熏心共相性故。心緣熏力。顯現如此相見相知等事。即是不共相中共相義也。或有我知見他。他不知見我者。即於我為共。於他為不共。如是隨義分別可知。又如一人之身。即是不共相識。復為八萬尸蟲所依。故即此一身。復與彼蟲為共相識。亦是不共中共相義也。
          *結示
          以有此共相不共相道理故。一切凡聖雖同一心為體。而有相見不相見。同受用不同受用也。是故靈山常曜。而覩林樹潛輝。丈六金軀。復見土灰眾色。蓮華妙剎。反謂丘墟。莊嚴寶地。倒言砂礫。斯等皆由共不共之致也。
          (已上二詳解六科竟)
        3. 總結:此明不空如來藏中。藏體一異六種差別之義竟。上來總明止觀依止中何所依止訖。
  • 依據”大乘止觀法門釋要”,加以整理設計成響應式網頁的格式,以利同修更有系統的了解。
  • 黑色字體為原文,彩色字體為科判
  • 著:南嶽思大禪師、(述:明古吳沙門智旭)